新闻中心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钻研减隔震技术撑起生命保护伞

* 来源: 转载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23/04/13 15:36:46 * 浏览: 1538

□文/摄赵一诺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人们重温汶川地震时期奋战在抗震一线的医生、解放军、救援抢险队和志愿者的动人故事,为英雄礼赞。这其中还有一群无名英雄,他们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抗震减震事业,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他们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抗震和减震理论研究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聂桂波,就是其中一员。

初心无悔十余载春秋求学路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频发是我国的国情之一。在地震不能预报的前提下,隔震和减震技术是防震减灾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聂桂波对记者说。别看他说起其他事情腼腆寡言,但一交流起有关抗震的话题,厚厚眼镜片后面的一双眸子便立刻灵动起来。

中国历次有史记载的大地震,大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让伤痛不再延续,聂桂波和他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减灾的前线,开展有关“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地震安全”和“如何通过隔震和减震技术来保护地震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研究。

聂桂波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我国城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水平已经刻不容缓。自2002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以来,他将十余载春秋皆赋予其热爱,初心无悔、孜孜不倦。在硕士和博士求学生涯中,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大连体育馆等在内的40余个大型体育场馆的抗震减震设计、分析和咨询工作,为祖国建筑地震被动安全防护工作尽心尽力。

深入一线不惧危险只为科研

2012年,聂桂波进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继续从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在后来的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中,他多次不惧危险,跋涉千里奔赴震区前线,在被地震损害的危楼前奔波忙碌、现场调研。无论现场条件多么恶劣,震区交通几多不便,都未曾阻挡住他前行的脚步。“科研之路注定是一条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与曲折的道路。但在我心里,只有第一时间获取震损样本和震害资料,加紧研究更加有效、安全的隔震和减震建筑这一件事。”聂桂波憨厚地笑了。

对聂桂波来说,隔震和减震技术是他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现场调查中受到启发开展的。在这次地震中,芦山县体育馆和芦山中学体育馆的大跨空间结构出现了明显的震害和损伤,并且与以往震害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这正是聂桂波所研究的领域。芦山地震后,聂桂波和他的同事们立即奔赴现场,争分夺秒对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垮塌的建筑进行现场勘测。“震后的灾区要么烈日炎炎,要么狂风暴雨,衣服一直是湿的,一个月下来生了重病、变成了泥人。但我被灾区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震撼,我要把这些沉甸甸的感受都融入科研中。”最终,在对这些珍贵资料一遍遍研究基础上,他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大跨度双层空间结构隔震理论的研究,为创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推进减隔震产业化

“以往我们较多关注的是结构的水平向隔震和减震,对于某些竖向敏感的结构、设备和仪器来说,这是极端危险的,因此水平向和竖向同时隔震和减震十分重要。”聂桂波在提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时这样说。而历次震害也予以了佐证。聂桂波经过近六年的努力,在建筑、古建文物、设备等领域申请了50余项三维隔震专利,其中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就有20多项,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三向隔震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水平。由于突出的成绩,聂桂波在2017年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对一个“80后”隔震和减震青年研究者来说也是独一份的殊荣。

聂桂波的科研之路还有很长,展望未来,他说:“我做科研的目标一直是学以致用,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推进三向隔震产品的实用化和产业化。”